在汽车零部件制造、工程机械结构件加工等领域,大型工件的粗加工效率一直是企业痛点——传统工艺常因刀具路径受限、夹具调整繁琐导致节拍慢、精度波动大。某轮毂厂曾面临单件加工时间长达4.2小时的问题,客户订单交付周期一度超过7天。
通过引入FH1890L大行程立式加工中心,并搭配直角头与万向头附件,该厂实现了单件加工时间下降至2.9小时,整体生产周期缩短31%,同时表面粗糙度从Ra6.3μm优化至Ra3.2μm,显著提升产品一致性。
针对深腔、斜面、自由曲面等难加工区域,普通端铣刀往往无法深入或切削角度不理想,造成断刀、振动甚至废品率上升。
工艺参数 | 原方案 | 优化后 |
---|---|---|
主轴转速 (rpm) | 800 | 1200 |
进给速度 (mm/min) | 200 | 350 |
单件加工时间 (min) | 252 | 174 |
这些改进不仅提升了效率,更让每一道工序都更智能、更高效——这是现代制造对“柔性生产”的真实回应。
FH1890L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刚性床身设计(铸铁+热处理工艺)和三菱控制器响应速度(≤0.01s),确保在高扭矩输出(最大250Nm)下仍保持稳定振动控制。配合直角头/万向头组合使用时,可在同一夹具下完成多个方向的加工任务,极大降低换模成本。
对于多品种小批量订单场景,这种配置尤其有价值——比如某重型机械制造商,在接到定制化传动箱壳体订单时,仅用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全部曲面加工,交付周期由原来的14天压缩至9天。
让复杂变得简单,才是真正的智能制造。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既能提升效率又能保障质量的重型数控加工方案,不妨试试这套已被验证有效的组合策略——它不是理论,而是来自一线工厂的真实经验。
立即获取《重型机床附件选型指南》PDF